桑植县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和省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以张家界市“智汇潇湘·英才聚张”人才行动计划为抓手,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,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,努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,书写人才集聚赋能新篇章。
一、以筑巢引能为主线,瞄准招才引智“切入点”
聚焦乡村振兴,围绕“三叶两材”特色产业发展,绘制全县产业人才地图,实现引进一个人才、壮大一家企业、带动一个产业,组织省市县科技特派员、专家服务团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。聚焦经济发展,围绕工业强基倍增和招商引资,推行“一事一议”“一企一策”,在广东省湖南省桑植商会设立桑植县驻粤人才工作站,建立人才引进联络办,大力引进“三类”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,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“双招双引”。聚焦编制资源,盘活沉淀和低效配置的编制资源,实行空余编制集中管理,建立“人才编制池”,实现筑巢“引能”、固巢“留才”,累计循环使用“人才编制池”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3名,为教育、卫生、乡村振兴等领域解决了高层次人才“缺口”难题。
二、以平台搭建为抓手,选准干事创业“训练场”
强化校地合作,赴湖南师范大学开展“魅力帅乡 多彩桑植”活动,与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打造育人平台。强化项目申报,积极对接省市人才项目,申报湖湘青年英才项目6人、“小荷”人才项目2人、张家界“英才”项目2人。强化本土挖掘,实施“引老乡、回家乡、建故乡”活动,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,建立桑植籍在外成功人士库337人,返乡创业项目信息库339个,组织召开桑植籍外出创业人士回乡座谈会18次。强化基层锻炼,健全乡村人才“双创”服务体系,引导鼓励基层人才服务专员担任村(社)“两委”成员,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。强化素质提升,举办引进人才研修、二十大专题轮训班等活动,先后选派60名优秀人才到长沙县、长沙“飞地经济”产业园挂职锻炼。 三、以精细管理为支撑盯准服务保障“快车道” 优化管理制度,制定差异化党管人才责任账单,建立“月抽查、季调度、年评比”长效机制;按照“一人一档”建立引进人才成长档案82份,跟踪人才培养使用情况。优化激励措施,实施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,35名县处级领导联系42名高层次人才;健全以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累计提拔重用32名引进人才;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,将人才工作情况列为全县党务工作会表彰、年度考核、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,评选5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、10名人才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,激励干劲热情。优化待遇保障,由县人才办统一造册发放引进人才专项补贴,避免引进人才待遇落实程度不一、少数单位发放不及时等情况;动态保障人才公寓20套,为部分引进人才提供过渡性住房;对引进人才子女就学、医疗保健、免费进景区等绿卡服务进一步优化。 四、以品牌打造为突破,找准人才建设“闪光点 在文旅名片上下功夫,聚焦桑植县文旅经济发展思路,引进一批在文化旅游创意策划、宣传营销、商品开发、品牌打造等方面的顶尖人才,挖掘和培育讲解员、导游、茶艺师、非遗人才、民间手艺人、网红名人等人才,擦亮桑植文旅名片,助力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。在人才活动上下功夫,搭建人才交流平台,以“智汇潇湘·英才聚桑”为统领高质量开展人才活动,举办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座谈、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成果交流、返乡创业人才座谈会等系列活动,累计400余名人才参与,增强了人才认同感、归属感。在培育发展上下功夫,注重从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,推荐优秀人才担任“两代表一委员”,增强人才政治荣誉感。在医疗人才培育上,借鉴“三明医改”经验,推行医院“员额制管理”,打通医疗人才晋升通道,县域内医院员额控制总量和专业技术职称数上涨约30%。(桑植县委编办刘西勇供稿)
编辑:桑植县委编办